尤其是没钱,这样的人,从生活中的3个穷习惯中,就可以判断出来。
年少时一旦养成一种习惯,就再难改变。人生因此会遭受什么样的境遇,也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
所以,作为父母,一定要提前了解导致贫穷一辈子的3个穷习惯,在教育子女时,早知道,早预防。
做任何事情,都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,鼠目寸光,或者只顾眼前边走边看,都不会有所成。
那些长大以后依旧一事无成的孩子,大多都是没有长远规划的人。
老大是典型的得过且过的人。从小就没有什么长远的努力目标,糊里糊涂瞎过。初中毕业时,见同村外出打工的小伙伴们挣到了钱,就随大流,退学南下打工。
十五六岁的孩子,退学打工后,很多孩子会先学一门技术,然后再挣钱。但老周的大儿子觉得花两三年学技术浪费时间,不如挣钱来的实在,也放弃了先学一门技术。
如今,不仅和自己弟弟的差距很大,和一同打工却先学技术的小伙伴们的差距,也非常明显。
而老周的小儿子,从小就目标明确,读书,考大学,到城市工作。如今,也达成所愿。
有长远的目标与规划,人就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,就不会因为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。
这样的人,即使一时遭遇困境,他时机成熟,也能抓住机会,改变现状。
在网上,曾有人对年轻人做过一个消费调查,“哪句毒鸡汤对你的毒害最大?”
年轻人将八成的票投给了这句话:及时行乐,活在当下。
生活最终都要落在衣食住行上,生活的所有安全感,都来自于,兜里有钱。
独生子,被父母宠着长大,在物质上从小没受过什么约束,用他父母的话说,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也要上。
其实农村家庭,物质条件也很一般。穷家富少,就是远房表弟这种人。
成年后,远房表弟不仅是月光族,还经常因为刷各种信用卡而透支,最后需要父母来填补漏洞。
真正让远房表弟后悔不迭的,是因为他母亲突发心梗时,他无力出钱救助。
在一个婚恋课上,婚姻咨询师问了一个问题:“在一个穷的男人和一个富的男人之间,你会选择谁?”
比如北大毕业的“水哥”王昱珩,他就很坦诚的说过,对他而言,钱从来不是他要在乎的问题,天下没有比挣钱更容易的事了。
所以,与其自己省吃俭用,拼命为子女创造财富,留下财富,还不如培养孩子的能力,让他有随时脱贫致富的能力。